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Thud:怦然夢流行

6年前,Jane Blondel和 Mike Mystery這對蘇格蘭夫婦在香港成立了Songs For Children,從起初作為Indie Club Night派對,到開始舉辦音樂會、把英美以至歐洲的獨立樂團帶到香港表演。毋庸置疑,Songs For Children已成為近年香港所不可多得的外國獨立音樂演出搞手。今年,他們的新搞作是成立了其獨立唱片廠牌Records For Children,而廠牌旗下首個名字,是香港Shoegaze / Dream-Pop樂隊Thud。 
早前在4月1日Songs For Children第2度主辦Yuck的香港場音樂會,當晚交由Thud作暖場演出,就是以伯樂的身分正式將這隊本地年輕獨立樂隊介紹給大家認識。

即使Songs For Children / Records For Children是由外國人所創辦與主理,但Thud卻是百分百的香港人樂隊。而《Floret》這張處女作5曲EP,也是Records For Children的首張出品。 
作為一所由蘇格蘭人經營的香港獨立廠牌,我們看到了Records For Children為Thud與英國國獨立音樂圈作出接軌的意義——《Floret》EP由前The Auteurs成員、英國製作人James Banbury(他也是Records For Children的創辦人之一)負責混音,而主打歌曲〈Lime〉亦另有交由Yuck主將Max Bloom操刀的Remix版;當然Thud能夠得到多家外國媒體的報導與評論,也要多到Jane與Mike的功勞。
看其1女4男的隊型,Thud有幾張樂隊造型照片總是猶如向昔日的Slowdive作致敬般之意圖,而事實上他們的Shoegaze / Dream-Pop音樂姿態也相當旗幟鮮明,Kim的夢囈唱腔是典型Shoegaze樂隊的內斂性格的表現(況且出版EP也是從前Shoegaze樂隊的作風吧)。然而在他們身上卻沒有啥Slowdive的影子。

Thud的美妙之處,是他們能夠帶來〈Lime〉和〈Blank〉這樣節奏流暢而曲風流麗的Dream-Pop歌曲,聽得賞心悅目。〈She's a Loner〉在騰雲駕霧的電鼓節拍及如夢似幻的結他下,宛如抽離俗世,孤單但美好。〈Venture〉活像溫暖時的Cocteau Twins,但卻換上以Synth作為歌曲主奏。這4首歌曲乃首首皆精。至於〈Lime〉的Max Bloom Remix,則被重新闡釋成電幻Chillwave之音。

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

Cobain: Montage of Heck:27年蒙太奇

由美國紐約著名紀錄片導演Brett Morgen為Nirvana已故靈魂人物Kurt Cobain所執導的紀錄片電影《Cobain: Montage of Heck》實在太精采吧,影碟看過一遍後還是心思思想重看多一遍。畢竟這是這位近代搖滾傳奇首套正式授權的官方紀錄片,對比起坊間那些來來去去三腹屁的非官方紀錄片,已馬上立見高下。 
《Cobain: Montage of Heck》是對Kurt Cobain只有短短27年的一生之回顧,從他在那個小康之家石麟降世,到在1994年4月自殺身亡,我們都可以在片中發崛到他未為外界認識的故事。 
就是作為家人授權的Kurt Cobain官方紀錄片,從而獲得提供大量從未曝光公開過的珍貴私人archive——遺霜Courtney Love就是把收藏Kurt之遺物的貨倉鑰匙直接交給Brett Morgen,任由他自行「開倉」,Brett就在Kurt存放得井井有條的一箱箱遺物當中尋寶,經過一輪翻箱倒篋,由翻閱他的筆記簿到細聽那箱共108盒的錄音帶,都馬上令Brett靈感如泉地為這齣紀錄片寫下劇本。
片中從Kurt Cobain小時候的家庭照片、八米厘影片以及圖畫,到他長大後在筆記簿上留下的筆記、日誌、歌詞手稿、塗鴉、插畫,收錄在卡式帶裡的錄音筆記、歌曲Demo、以4-track錄音機錄製的實驗音樂習作,早年組樂隊(Nirvana前身)以及早期Nirvana的錄像花絮,以及後來他與Courtney Love的家庭錄像/閨房錄像,都叫大家看得驚豔不已。這要多謝其母親Wendy O’Conner把Kurt多年來的東西保存下來,更重要是Kurt一直以來都在為自己留下這些刻畫了其內心世界的「視聽自傳」。
Brett攝製下《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匠心獨到與有別於一般紀錄片形式,是用上不少動畫製作,讓真實影片與動畫影片互相交接,Brett說是受到Alan Parker的1982年電影《Pink Floyd: The Wall》影響。其中主要是把Kurt在筆記簿上的文字、塗鴉與漫畫,以及正式的圖畫作品,變成生動的動畫來;另外把他的兩段故事攝製成動畫——分別是在他的錄音筆記下道出他在青少年時代的不愉快經歷與反叛抑鬱內心世界,以及他早年宅在家中創作歌曲、收錄Demo、進行音樂實驗與繪畫的階段。
片中出現的被訪者,就只有Kurt的母親、父親(及後母)、親妹、前女友、Krist Novoselic(字幕介紹他是Kurt的好友而非Nirvana成員——畢竟二人相識於微時),以及 Courtney Love,貴精不貴多。Brett說這些都是能夠出席Kurt喪禮的人,「家庭」是這齣紀錄片的主題。別忘記,Kurt現年23歲的女兒Frances Bean Cobain,正是《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執行監製之一,反之即使起初是Courtney找來Brett執導拍攝,但她一直沒有插手、放棄參與編輯工作,她叫Brett拍好了才給她看。 

作為一齣搖滾藝人的紀錄片,加拿大作曲家Jeff Danna的配樂也很精采,重點是他重新闡釋了不少Nirvana的歌曲,如上述那段描寫他青少年時代的動畫配以是弦樂版〈Smells Like Teen Spirit〉,然後出現〈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經典MV時所配以卻是歌曲在鋼琴伴奏下的Choir版,還有安眠曲版〈All Apologies〉。期待《Cobain: Montage of Heck》的電影原聲專輯面世。

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

Teenage Riot:青春鳩響曲共同體

Teenage Riot被稱為香港獨立搖滾界的超級組合(Supergroup),因為在樂隊成員的履歷上可以找到22Cats、False Alarm、Hard Candy、Rachel Believes In Me、Pony Boy等名字,而3位發起人阿波、阿靈和Yan(也是來自上述前3隊樂隊)都已是香港獨立搖滾的「老手」來,同時也有Sabina和Freakiyo這兩位年輕女生團員。但對於我來說,我會把他們介定為一隊Collective式樂團。 
沒錯,Teenage Riot如今發表首張專輯《The Revenge 鳩之報恩》的7人樂隊陣容,建立了還不夠1年時間,也是直到Freakiyo的加入,才構成她與阿波來得水乳交融的男女聲雙主唱姿態。在此之前,我們都看見Teenage Riot都在不進變陣中,曇花一現的成員包括在草地上的Mable、現已獨當一面的Yukilovey,又曾以雙鼓手形式演出,那都可說是這隊Collective的摸索階段。當然如果再追溯下去,Teenage Riot其實是由Rachel Believes In Me在第2張專輯時的陣容(包括有阿波、阿靈、Yan和Samuel)所演變出來。

比起我在年多前看到的Teenage Riot,近半年多的他們的確予我進步神速的感覺,看到這群樂手的Muscianship所日趨緊密之成果。 Teenage Riot取名自紐約另類搖滾教祖Sonic Youth的1988年經典專輯《Daydream Nation》內同名歌曲,早年他們成立這個Side Project時確是以此作為Sonic Youth的致敬樂隊。但如今聽他們收成正果的《The Revenge 鳩之報恩》專輯,Teenage Riot幾乎已沒有啥Sonic Youth的影子可尋。
從他們以Sound Collage實驗曲目來揭開序幕〈I Don't Like My Bandmates〉,到最後以Acoustic Ballad小品〈The Revenge〉作結,都反映了他們要打造出一個完整的專輯旅程。

〈Eyes (Emo Punk Angry Love Song)〉不是Emo Punk但卻是Shoegaze情歌,而〈I Always Want To〉更是多麼幽美動人的Dream-Pop作品。〈Book of Fate〉和〈Trash From Your Heart〉是其如沐春風之作,前者有著如陽光般溫暖的Classic-Pop結他主奏,後者的淡淡然的青春情感是多麼美麗。

〈Sweet Elephant〉向已故的Lou Reed致敬,連阿波的主唱也模仿起Lou Reed來(Teenage Riot正有參與在Lou Reed逝世後由筆者所發表的《Sunday Evening》致敬音樂會),但曲式上卻又滲進了The Stone Roses的〈Elephant Stone〉之薰陶。由趣怪琴音帶出〈UM (Small Tent and Plastic Wrap)〉這首Groovy的Art-Pop歌曲,是描寫去年香港的雨傘運動。7分多鐘的〈Driving in a Nice Car〉是他們的懾人心魄迷幻搖滾Epic之作,大家一定要聽其現場演出版。 
Teenage Riot的《The Revenge 鳩之報恩》專輯之另一重點,是只有以限量黑膠唱片發作(附MP3下載),還有透明黃膠版本。